【川江都市報】文化引領 打造高精尖品牌高中
3:2018.10.10 13:36:00 瀏覽人數:5846
文化引領 打造高精尖品牌高中
訪瀘縣二中、0校長張連奇
川江都市報記者 何曉梅
9月3日,我市又一所高規格的民辦普通高中——0正式開學。該校的興辦,意味著瀘縣二中教育集團又添一所重要成員學校,更是為了落實瀘縣縣委、縣政府“文化興縣”發展名企+名校”模式戰略的重大舉措,以“催生教育新活力,以“融合與合作”的方式推動學校新發展。
那麼,這所新建的成員學校,如何在辦學思想、教育教學、未來發展等方面與瀘縣二中形成統一,又將打造怎樣的辦學特色?日前,川江都市報記者對瀘縣二中、0校長張連奇進行了一次專訪。
一脈相承 一校兩區
記者(以下簡稱記):0與瀘縣二中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它有何辦學特色?
張連奇(以下簡稱張):0是由瀘縣委縣政府主導,經教育主管部門批准成立的,瀘州匯興投資有限公司全額投建,並委托瀘縣二中全權管理的一所非盈利性民辦普通高中,並與瀘縣二中形成“統一領導,統一管理,一脈相承,一校兩區”的格局。
0接受瀘縣二中的托管,實現的是資源和智慧上融合。而在校區、經濟、管理等方面是獨立的。托管具體體現在三個層面,一是瀘縣縣委縣政府充分考慮瀘縣優質教育資源的配置,擴大瀘縣二中品牌的影響力;二是借助瀘縣二中優質的高中品牌來發展一所新興的民辦學校,讓機制體制更全面,更靈活;三是瀘縣二中有強大的管理團隊和教學資源,師資力量強大,托管是從文化的融合、管理智慧的融合、以及教學經驗、教學智慧的分享。因此,0將秉承瀘縣二中深厚文化底蘊,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和管理經驗,致力於打造瀘州一流、四川一流、全國一流的高精尖品牌高中。
今年9月3日,0正式開學。學校位於瀘縣縣城酒香大道旁,占地面積268畝。今年,我們的高一招生基本實現預期目標,所有教育教學工作全部步入正常軌道。作為一所“公民融合”的學校,我們既有公辦學校的厚重與穩定,又具有民辦學校的靈活與創新,公民結合、優勢互補,分而不亂、和而不同。在瀘縣二中深厚文化底蘊的影響下,學校形成了“三成兩創”的辦學思想,即“成人、成才、成傑,創造、創業”;確立了“三立兩尚”的校訓,即“立德、立功、立言,尚真、尚美”。同時,學校將努力打造出“三度兩色”的辦學特色,即“高度、溫度、精度,本色、彩色”。
精神引領 價值取向
記:聽說在新學期開學,兩所學校開學典禮讓師生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您能為我們介紹一下這個主題化的開學典禮特色嗎?
張:是的,開學典禮呈現主題化特色,這並非0“首創”。早在我從擔任瀘縣二中外國語實驗學校校長開始,就有意識地打造“主題化”的開學典禮,我在每學期開學典禮上的發言全都強調一個主題性。我認為,開學典禮不應是一個學校每學年、每學期的工作安排和佈置,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種精神上的引領。所以,每學期開學典禮上的校長主題發言是很重要的,而且不能重覆,每次都要有新的東西。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無論是在瀘縣二中外國實驗學校、瀘縣二中,還是在新開學的0,主題化的開學典禮已經成為一種特色。比如,今年秋期開學,瀘縣二中和0的開學典禮就呈現為兩種不同的主題。
在瀘縣二中本部,我給師生們講的主題是“中國心,教育芯”。從中國近代史講到當代中國,講到中華大國的崛起,倡導學生們“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為民族復興而學習”,並提出了一個理念,即:“中國心,教育芯;教育興,中國興”。 教育就是要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繼承民族優秀品格;教育就是要培養偉大的中國精神:創造精神、奮鬥精神、團結精神、夢想精神。
在0,我的主題則是“時代的召喚”。我榮幸成為首任校長,與首屆教師、首屆學生、首屆家長聚集在0這塊土地上,特殊的元素、第一的符號,註定讓我們成為這塊土地新的奮鬥者。這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0秉承“三成兩創”的辦學思想,遵循“三立兩尚”的學校校訓,打造“三度兩色”的辦學特色,其價值取向在於:我們並不致力於辦令所有人滿意的教育,但我們所有人都在全心全意的追求責任的教育;我們並不致力於辦唯升學率是求的教育,但我們所有人一定致力於辦唯生命分數是求的教育。
人才培養 成長通道
記:0的師資構成是怎樣的?
張:0雖有瀘縣二中深厚的文化土壤,但它畢竟是新學校。所以我們也在快速的磨合過程中。我認為:它能夠將瀘縣二中深厚的文化土壤、瀘縣二中強烈的歸宿感(即公辦學校的優點)與民辦學校的靈活機制結合起來,把公民辦的優點結合起來,就具備了旺盛的生命力,這正是瀘縣二中實驗中學發展的根基所在。
人才是一所學校的核心競爭力。目前,0的所有師資已全部到位並順利上崗,所有任課教師均由瀘縣二中知名教師以及面向全國範圍招聘的優秀教師擔任。新大學生、新進老師到來,通過我們的培訓及時融入到瀘縣二中的文化中。
老師們將和瀘縣二中本部的教師一樣接受各種專業培訓。從去年開始,瀘縣二中就與清華大學合作,在清華開設了瀘縣二中教師的高級研修班(單獨辦班)。這一研修班連續舉辦三年,三年共計將投入資金300多萬元,學校每年選派50餘名教師前往清華進行集中培訓,在教育和教學思想上給予老師引領,幫助老師們快速實現專業成長。今年的研修班培訓我全程參與,一節課也沒缺。培訓結束後我有這樣三個體會:一是清華的教育嚴謹,文化深厚;二是以教學為中心,課程都是課堂教學;三是教育要有靈魂,所以,我們的教育一定要有中國心,一定要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中國人。
這種培訓也是一種待遇。瀘縣二中有一個理念——校長重要,老師更重要,老師的素質和質量最重要。所以,老師必須不斷學習,學習力就是成長力,成長力就是發展力,發展力就是幸福力。我們開設清華研修班,目標是要在三年內,除了新進大學生(未轉正的),讓所有老師至少參加一次輪訓,包括市級、省級、國家級,以及國外培訓。所以,我們計劃在北大清華等最高端的高校開設教師研修班,清華是我們合作開班的第一家高端學府。
靈活辦學 品質立校
記:作為一所民辦學校,瀘州縣二中實驗學校要打造怎樣的辦學特色?
張:0是一所民辦公助的學校,決定了它必須有著與公辦學校不一樣的辦學體制和機制。那麼,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的區別在哪裡?我認為,民辦學校的機制可以靈活一點,要辦出一所具有高品質、高品位的學校,那就必須拼質量、拼特色。這就要求我們在操作上、管理上要有競爭意識。落實在管理上,就是必須從細節入手,實現精細、精緻的管理。一所學校要辦出品位,體現在方方面面,體現在各種細節中。所以,我在管理上對0提出了“四個五”的要求,即:“五個一”“五個更”“五個第一”“五個特區”。“五個一”,即:“一校兩區、一套班子、統一宣傳、統一招生、統一管理”;“ 五個更”,即:“要求更嚴格、操作更精細、方法更藝術、服務更溫馨、效果更優秀”;“ 五個第一”,即:“計劃第一、服務第一、宣傳第一、精緻第一、質量第一”;“ 五個特區”,即:“體制特區、文化特區、創新特區、執行特區、質量特區”。
一個學校要有“三看”:一看衛生間,看的是你的常規管理水平;二看課間操,看的是你的氣氛氣勢氣場;三看藝術場館團,看的是學校品位。比如,在瀘縣二中本部,我們兩年時間花了200多萬,改造了廁所,把全校的廁所全部升級為星級衛生間;完善圖書館,準備把圖書館辦成專業圖書館,包括開設軍事圖書館、海洋圖書館、法製圖書館、外文圖書館等,將把圖書館辦成全校最好的地方。除了周末,放歸宿假時只要有學生留校,圖書館都必須開放。所以,0一定要辦出特色,辦出品位,辦出質量。我有一個理念——人心從“胃”開始。因為人心就是生產力,人心就是創造力,人心從哪裡來,首先從“胃”開始,所以,我們的質量首先要從食堂開始。在0,“吃住行”不僅是要服務學生,還要服務老師。我們本部的教師食堂每天有500多人次吃飯,食堂的飯菜深受老師們好評。老師們滿意了,教師食堂也就做出了品位,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學校以人為本,追求生命成長本色、彩色的理念。
瀘縣二中實驗中學要辦出品質和品位,還有兩個很重要的元素:課程群、走班制。課程有三個內容:一是教材,二是要有專門的老師,三是要有課程安排。因此,我們的課程群除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以外,還要有與核心素養、立德樹人相匹配的一系列校本課程,這樣才成為多層次、多維度的課程群。在課程群裡面,要融入我們的辦學思想和理念,一定要有課程模式來體現我們的辦學思想,而課程模式則是課程群的組成。我們的課程群不在多,而在精。
此外,走班是一種發展方向,是因材教學的一種體現,是新高考課程改革的一種必然要求。因此,我們提前在做一些探索。比如,我們可以在數學、物理等學科上先進行試點,探索真正走班形成的一種合理運作機制和高效的課堂。
0作為一所民辦學校,在探索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問題和困難,但是我相信,只要有縣委縣府、四大班子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視,有投資方的經費支撐,有二中文化的浸潤,學校一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